水环境质量再创佳绩 碧水清流普惠民生

日期: 2022-01-21 浏览量:271 来源:阜新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:骆文彬 文字大小:

2021年,阜新市水环境质量在2020年历史最优的基础上再创佳绩,8处国考断面全面达标,优良水体比例75%,超过国家考核标准12.5个百分点,城市水质指数5.38,同比改善1.4%,黑臭水体全面消除,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%。广大人民群众对“阜新蓝、阜新绿”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。

图片1.png 

“母亲河”入选国家“美丽河湖”候选名单

细河治理成效显著,水质从2018年以来的劣五类实现稳定四类,治理案例经省生态环境厅审核通过,入选国家“美丽河湖”候选名单,在全社会营造治水、护水良好氛围。

图片2.png 

顶层驱动,科学谋划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阜新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“三水统筹”科学谋划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6次专题研究水污染防治工作,5次集中巡查河流断面。针对各断面特点制定了《阜新市重点流域“十四五”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、《阜新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(2021-2023年)》等规范性文件,谋划水污染防治项目36个,对“十四五”治水工作进行详细部署。

启动流域水质超标补偿金扣缴机制

2021年,我市在全省首个启动流域水质考核补偿机制,设置29个河流断面对县区进行考核,倒逼县区采取措施保障水质达标,截至目前,共扣缴补偿金1366.4万元。

助力帮扶,推进重点项目实施

2021年,市、县(区)联动,采取领导包保、驻点帮扶的模式积极帮助各县区、各单位研究项目,全年争取国、省专项资金6396万元,重点推进养息牧河湿地水质改善工程、四官营子河湿地治理工程、辽河一级支流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等项目。结合中央、省级环保督察问题,助力园区形成16条整改建议,推进环境整改及高质量发展双赢。

智慧管控,保持执法高压常态化

2021年,结合“互联网+”理念,扩建细河智慧化管理系统,开发手机APP软件,实现了流域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实时动态监控、监管,全年实施涉水行政处罚案件16件,同比增长77.8%。8月份,细河杨家荒断面受洪水影响监测超标,通过监控系统追溯,我市成功申请生态环境部重新安排考核监测,当月水质恢复优良,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。

图片3.png 

2022年,我局将紧跟省委、省政府,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继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,以细河、柳河流域为重点,从干流到支流、从城市到农村、从地表到地下,综合施治,实现水环质量继续提升,让“碧水”福利更大普惠民生。

图片4.png 

打印
分享
返回列表